0
沒有項目
0
沒有項目
總數: HK$
0
沒有項目
0
沒有項目
總數: HK$
IMG-LOGO
0
沒有項目
0
沒有項目
總數: HK$

評論



沒有紀錄

IMG-BLOG

談謝曉虹《無遮鬼》:詭秘的城市記憶

石啟峰 | 2023-10-22 | 155 Views

我選讀謝曉虹的《無遮鬼》,完全是因為非常詭異的書名。十月適逢萬聖節,也就是西方的「鬼節」,所以我決定挑一本怪奇的小說來閱讀。在閱讀的同時,我開始思考:在風雨飄搖的時代,究竟是人類還是鬼怪更可怕呢?

《無遮鬼》是一本短篇小說集,其中絕大部分故事的靈感來自於人們熟知的社會運動和事件,這些時事大概也是城市試圖壓抑的記憶。作者毫不隱諱地釋放這些素材的靈魂,以魔幻寫實的文學風格來書寫過去。這類歷史敘述具有一種藝術養分,確實讓閱讀過程充滿美感。

首篇〈逝水流城〉篇幅相對較長,以香港2019年的社運環境為參照,從少年「我」的角度重新描繪城市、家庭和個人如何走向畸形和失衡。文章呈現了生活化的場景,包括主婦買菜煲湯、街頭的性工作者和電視肥皂劇等等,意象相當豐富,亦傳遞了許多「明就明」的符號訊息,狀似暗號。與此同時,字裡行間卻帶有陰鬱調性,情節逐步揭示各種失去和失控的狀況,隨之而來的是悲傷和不安的情感,並且益發強烈,就像撕開皮肉的傷口一樣無法逆轉。對於讀者來說,被懸宕在朦朧的痛楚中,內心不禁湧上一種後遺症般的共感。

// 然而,噴泉確實已經被抽乾。泉嘴一一被堵上。水的光影在商場的大理石柱子上流過。高懸的監視器緊張兮兮地轉了一圈。每一個人都是潛在的犯人,每一根柱子都被圍上了鐵欄柵,由許多穿上制服的大漢看守著。但你如何看守,那飄忽不定的水流?你很困惑,你總是聽到泉水噴湧的聲音,但當你回過頭去,慘綠無言的噴嘴明明己經死去。〈逝水流城〉(節錄)//

書中還有許多奇幻的故事,例如人頭足球和雨傘女鬼等,都是根植於我們曾經目睹的荒謬現實。然而,這些夢魘似的片段和畫面,有意無意間卻失去了溫度和色彩,淪為昨日的殘羹冷飯。這固然是某些人的政治意圖,但也有可能是人們的疏懶,抑或是積聚了過多無力感的結果。

因此,留在城裡的人們(或是已經離開的)需要閱讀像《無遮鬼》般的文學作品,從而捕捉、貯存和梳理正在散失的共同經驗。白居易曾言「文章合為時而著」,《無遮鬼》緊扣時代,文學性與敘事性兼備,所蘊含的歷史意義也就格外深刻。這個魔幻的倒影,在某程度上實現了承載城市記憶的功能。正如在時間之河裡,記憶需要憑藉載體才能存在,否則終究被遺忘,這是無可奈何的事實,對於一座被反覆洗刷的城市來說尤其如此——畢竟在這裡,違拗規範的一切往往被當作異物,然後被移除,或者被消失。

閱畢這本書後,我意識到城市記憶是一件何其弔詭的事,它隨時可被權力置換成截然不同的相貌(譬如光怪陸離的夜繽紛)。因此,不論善惡與否,人們亟需在真相失去蹤影之前,將至少一個面向誠實地保存下來。

姑且察看不斷碎裂的世界,難怪有人覺得,從來恐怖的都不是鬼,而是人。

◎筆者介紹

主修文化管理及翻譯,曾獲古詩翻譯獎及青年文學獎。正努力探索工作以外的文字的可能性。文章散見明報、虛詞。(Instagram: @oddstoneout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