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你未曾羨慕過小鳥,你就擁有自由。
知名脫北者朴研美新作《趁我們還有時間》對美國左派及菁英階層火力全開,背後主題其實是她前半生所匱乏的「自由」。
2019年,香港人親身經歷一直擁有的自由一夜消失,我們對自由的感覺從此變得敏銳。由極權極貧的北韓輾轉移居到美國,作者深感食物與自由是何等珍貴,卻發現由左派推行的 #取消文化 與北韓主體思想的性質不謀而合,以政治正確限制言論自由。
作為書商,對於大量書籍包括Dr. Seuss的經典作品因為取消文化而停止出版或下架,感到十分驚訝,尤其是發生在高舉民主自由的美國。
書中引用不少名著的內容,可見作者在獲得自由的這些年來進行大量閱讀,在左派的狂潮下仍能保持獨立思考。偉大作家的睿智不會因短期的政治而褪色,然而在香港及美國,通過閱讀保持思想自由的自由,已經需要付出代價來守護。
一位紅極一時的歌手,曾經因為酗酒令事業跌入低谷,後來得到紅顏知己的協助,在網絡世界再次發展事業,感情上亦穩定下來,結婚生子。可惜好景不常,他再次陷入酗酒的惡習,與妻子的關係欠缺刺激,於是搭上那位知己。 花生友只會看到娛樂新聞中人性的陰暗面,背後真正的「大佬」永遠隱而不見,它藏身於每個人的大腦, ...
繼續閱讀最近一名越南「僧侶」的千里苦行成為當地熱話及重點新聞,劇情與30年前一齣電影《阿甘正傳》不相伯仲。我並非從新聞APPS或網站看到此新聞,而是從一位作家的IG文章得知。 由於健康理由,自從2019年我看新聞的頻率續漸下降,手機上的新聞APPS亦已經停止運作。沒錯,是因為健康理由。 《拒看新 ...
繼續閱讀餐廳走塑、垃圾收費等環保政策遇上極大反彈,政府如夢初醒,一時束手無策,因為香港並非首次實施強制式環保措施,之前推行膠袋收費遠比今次順利,為何香港人突然不再環保? 與今屆政府相比,以往的官員並非特別英明神武,當推行影響市民日常生活的環保政策時,非建制政黨及公民組織起了重要的緩衝作用。他們的支持者 ...
繼續閱讀